【羊城晚报】曾经热心助人,如今谁来助他?
8月4日,53岁的杨小华躺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简称“中山一院”)的ICU病房里,靠着呼吸机、静脉营养来维持生命。瘦到只剩皮包骨的他头发半白,不能开口说话,在白板上写几个字要花上半个多小时。
十多年前,杨小华自费到各地宣传自己用相机和文字记录下的优秀“百业之星”,希望孩子们能正确对待“追星”;他还自掏腰包将照片和文字出版成书,四处呼吁社会关注贫困地区儿童教育问题。如今,他因患上吸入性肺炎,入院后的治疗费用已花掉46万多元,家人已力不从心。
湘西山区帮助贫困孩子
杨小华出生在湖南,上世纪90年代从部队退伍后,曾经在广州开过酒楼。在“追星界”,杨小华可是“小有名气”。后来,他将追星的对象从明星转到“行业之星”,两年时间内走了近三万公里,采访了1000多位各行业的优秀工作者。他认为,这些默默无闻的“行业之星”同样值得尊敬,并决定要将这一“追星观念”传递给更多青少年。杨小华采访“行业之星”的所有费用都是自费,之后他还自掏腰包出书、到各地学校宣传,足迹涉及广东、广西和湖南。他曾多次赴清远,呼吁社会各界关注当地以及整个粤北儿童教育问题。每次到清远的贫困地区,他不光带去“行业之星”宣传资料,还带去学习用品。他还在湖南湘西地区帮助过5个贫困的孩子。
曾经战胜“三个月命”
2000年,杨小华被确诊为鼻咽癌晚期。“只有三个月可以活了。”医生对杨小华下“结论”。在接受化疗期间,他仍将千位明星的图文制作成了四本高60厘米、宽40厘米的折叠式展览本,并在医院巡展宣传。两个月后,杨小华不仅没有死,反而越来越精神。出院后,他又开始携带“折叠式展览本”上路宣传。
2013年,杨小华开始无法进食。今年6月,杨小华因低烧不退到怀化当地医院就诊,医生建议他到广州接受更好的治疗。6月21日,杨小华被送进中山一院ICU。“他的病情并不是由之前的鼻咽癌复发引起,而是因为鼻咽癌放疗后口炎肌群萎缩导致嘴巴无法张开,在接受手术后又感染了吸入性肺炎。”中山一院普外重症一科总住院医师江智毅告诉记者。
治病花了46万陷困境
因为医药费用问题,药物跟不上,杨小华的病情反反复复。住院单显示,他入院后已花掉46万多元,除医保报销了大部分外,个人得自付近10万元,这还不包括从院外购买的药物。目前,他的住院账户上已欠费6万多元。杨小华之前自费采访、出书以及四处作报告,已没有积蓄可言,儿子杨欢每月才2000元的工资。“他每天所用抗细菌的药物费用都要2000元,如果要顺利出ICU病房,还需20万元以上的费用。”医生估算。
弟弟杨祥云在病房里看到杨小华两次花了半个多小时在白板上写下潦草的两个字——“出院”。江智毅和同事们看着杨小华的状况,心里很难受,可也无能为力。
热心读者如果想帮助杨小华,可联系他的儿子杨欢(15622135004)。
羊城晚报记者 黄宙辉 化麦子
通讯员 李绍斌 彭福祥
原文:http://www.ycwb.com/ePaper/ycwb/html/2015-08/07/content_762008.htm?div=-1